+ 13594780207

空调回风口模型,空调控制系统是什么?

1、空调控制系统是什么?

在暖通空调系统的管理控制过程中,自动化空调控制系统的有效应用,在降低能耗、改善系统运行品质以及强化管控劳动强度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就跟随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央空调系统中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的相关内容吧!

现阶段,在暖通空调控制系统的管理控制过程中,自动化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有效应用,在降低能耗、改善系统运行品质以及强化管控劳动强度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针对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简述,文中首先介绍了中央空调系统中的自动控制技术,而后又针对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希望能够对后期的相关工作有所指导。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应用日趋广泛,陆续投入到一些高级写字楼、工作厂房等大型建筑物的室内温度调节过程。同时,又由于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的不断成熟,自动控制技术也逐渐被引入到了中央空调控制调节系统,由此不仅为人们提供出了一种更为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而且在节约运行成本与延长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使用寿命方面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价值。

1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中的自动控制技术

1.1冷热源及水管系统的调节

对于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主机系统而言,其自身所带有的单元控制器能够提供出冷凝器与蒸发器等设备的进出口温度以及水流开关压缩机的压力等多项指标因素。在这一过程中,系统所采取的主要也是一种群控模式,由此很好的实现了对热泵的自动化管控,而且也发挥出了一种很好的监控、查询及报警等功能。

在机组平时的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系统主控制器便会立刻出现相应的显示并发出警报;此外,还能够对系统所设定的相关数值进行调整和改_等操作。比如在一天的不同时段,如晚上和白天,系统所设定的数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系统压缩机结合相关命令进行操作,参照冷冻机房出口的设定值来调整压缩机入口导叶阀。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针对冷冻水的出库温度进行设定,并对主机的运行状态可通过水流量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等来进行实时的监控。

1.2新风和空调机组的参数测量

为了更好的提升室内空气洁净程度和新鲜度以及室内舒适度,需要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能够对新风进行及时的补充。一般情况下,在新风空调机组送风通道的位置需要进行温度以及适度传感器的安装,并通过加湿法的应用来有效的控制流量,由此更好的满足设计要求。中央空调系统还能够结合室内温、适度的计算负荷来完成风挡的自行更换,进而也成功的实现了对送风量的有效控制。此外,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还能够结合室内外温湿度以及系统所预定温湿度调整风阀的开度,并对排风阀实施一种联动控制,进而也达成了一种降耗节能的效果。

新风阀与排风阀在机组运行停止之后就会处于一种关闭状态,此时回风阀应当保持全开,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化管控可应用DOC控制器来实现。在实践过程中,结合新风温度,对水阀通过PID进行调节,从而有效的保证了送风度为预定值,同时通过控制蒸汽阀与加湿阀,保证了冬季风机出口空气温度的达标。而且系统还能够对风机出口的温湿度以及新风过滤器的两侧压差进行实时监控,一旦这些数值出现异常,系统将随即发生自动报警。

1.3中央空调系统中风机盘管的监控

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冷暖设备主要由空调机组、新风机组以及大量的风机盘管。其中风机盘管目前市场上主要由DOC控制器与具备通讯能力的控制器两种类型;其中DOC控制器具备与系统主机的通讯功能,能够对冷机、冷水进行很好的控制,这种类型的控制市场价格一般较高;而具备通讯能力的盘管控制器,在应用过程中建议要参照水系统的连接情况对风机盘管进行分组,并在每组支路的入口侧进行流量计、水温传感器以及水压变送器的安装。

目前,在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过程中,还无法实现完全依靠DOC技术进行控制,所以在系统的制冷效果控制与风量调试等过程中也就无法应用各类风阀的自动化调节功能来达到风量均匀的设计要求。针对此类问题,一般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基准风口法”,也就是用手动方式实现对风量的调整。

2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以某酒店为例。在该酒店中总计安装了3台冷却水泵,其电机容量和负荷率分别为65KW、90%。在该中央空调系统中分别采用下位机为S7-300PLC和上位机为监控软件,其中央空调变频器的节能所示。

在该案例的中央空调管控技术主要应用了模糊控制技术与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两大智能控制技术;其中模糊控制技术通过对人思维的模拟实现了对一些无法构造模型的有效管控;此外,在变射频技术以及PLC应用的基础上,模糊控制器的应用相比传统的PID控制模式能取得一种更为显著的效果。

2.1自动控制系统在定风量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定风量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一旦风量确定,风机不管负荷如何改变其都保持一种全风量的运转,而且伴随着送风温度的改变也会很好的满足室内冷热负荷的变化需求,从而更好的保持室内能够处于一种最佳的温湿度状态。一般中央控制系统,不仅要具备基础的供暖、供热和加除湿功能,而且还要能够对系统排风口、电动风门及回风机等部件进行智能化的控制,从而实现控制系统的循环自动化运行,由此也能取得一种良好的管控效果。在定风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其工作重点就是对于空调温湿度调节以及排风阀、新风阀、回风阀等应用比例的管理控制方面。

2.2自动控制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在变风量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当室内冷、热负荷变化时,并不会造成送风温度的变化,改变的也只是风量,由此便能很好的维持了室内的温度与湿度。该系统在每一房间的送风入口位置都进行了自动管控风阀的布设。在其实践应用过程中,通过对送风量大小的控制与调节,实现了对每一房间温度与湿度的很好控制。可变风量控制系统的一大主要特点就是送风温度维持恒定,也就是表冷器的回收调节阀开度保持不变。

总之,在中央空调中自动控制系统的有效应用,发挥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其不仅实现了一种良好的节能降耗的效果,而且也使得系统的控制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所以,自动控制系统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

以上就是关于中央空调系统中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的详细解答,不知道大家对我们的介绍是否满意。

2、pyrosim中HVAC是代表什么?这个模块怎么用?

Pyrosim

流体模拟分析平台PyroSim 2010是美国的Thunderhead engineering 公司开发的流体运动模拟软件,其计算引擎FDS为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研发,在学术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可用于模拟建筑火灾、自然通风、机械通风以及污染物扩散。

可用于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可以模拟区域的风速、风向、风压等气体参数;

可用于火灾模拟,可以模拟烟气的速度分布、烟气层高度、烟气浓度分布以及区域的温度场、污染物浓度场等火灾发生时的重要参数;

可用于城市规划中的污染物扩散模拟,模拟区域污染物浓度以及风速等气体参数。

技术参数:技术参数:

★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包括建模、边界条件设置、火源设置、燃料材料设置等均可以轻松的完成。

★以流体动力学为计算依据

★可以模拟的火灾范围很广,从日常炉火,房间,接电设备引起的各种火灾形式

★可以模拟预测火灾中的烟气,CO,NOx等毒气的运动,温度分布以及浓度分布等重要的参数★可用于模拟区域自然通风、建筑自然通风及机械通风的模拟分析,区域的污染物的扩散状况★可以分析速度、温度、浓度、压力、光学可见度等流体参数

★含模型设置模块:可分析网格,几何物体,形状,尺寸,个部分材料、质地等

★含表面设置模块:含表面设置模块:支持各种模型表面属性的设置,包括开放属性、固体材质属性、惰性属性、冷/热源属性、火源属性、进风口属性、排风口属性、回风口属性等

★含化学反应设置模块:可设置化学组成,燃点,燃烧热值

★含设备设置模块:可自定义烟气和温度探测,喷淋等方面的设备设置

★含运行模拟模块:可运行,并输出流体模拟结果的数据、图表、动画等

★直接调用FDS计算核心和Smokeview,并输出数据

全面支持64位操作系统

★运行多CPU模拟单一点击

那样的话流体模拟分析平台PyroSim 2010是美国的Thunderhead engineering 公司开发的流体运动模拟软件,其计算引擎FDS为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研发,在学术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挺好吧

这是美国的一种单词代表模块怎么用,要请技术老师,专家过来审核一下。

HVAC 就是暖通空调系统的缩写

3、轿车空调风扇和鼓风机风扇

汽车空调的冷却风扇是怎么样控制的?

首先要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汽车空调一般由压缩机、电动离合器、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储液干燥器、管道、冷凝风机、真空电磁阀、惰轮和控制系统组成。汽车空调分为高压管道和低压管道。所述高压侧包括压缩机输出侧、高压管路、冷凝器、储液干燥器和液管;所述低压侧包括蒸发器、蓄能器、回油管、压缩机输入侧和压缩机油池。电路:在机体内任意1螺杆空连接线,在需要铁制的情况下,如散热的电子风扇,压缩机不需要使用交流开关控制2个继电器,2个继电器分别控制压缩机和散热器的电子风扇。压缩机前端是一个吸磁铁,打开吸磁铁,交流压缩机吸气开始冷却,另一个继电器控制散热器开始运行。压缩机运行时,打开压力开关控制怠速阀,提高怠速。使用温度控制器来控制电源开关的线,温度满足要求,AC的光开关自动关闭后仍在,说明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如果你控制输入线,空调温度满足要求,断了线,AC灯就关了,人们会误会空调出了问题。高压保护断路器的导线应接在交流进线上。交流电源应连接到蒸发器开关出线处。

汽车空调外散热风扇

风扇不运行的原因有很多,如风扇电机故障、风扇电路故障、风扇继电器、控制器等。你说压缩机正常,电磁离合器能正常拉进去吗?如果是,请检查风扇继电器。

谁知道汽车空调风扇控制原理

夏季空调压缩机和风扇控制原理分析,经销商面临维修空调不制冷或电子风扇工作越来越多的异常故障,同时抱怨维修时间长、费用高、一次维修不成功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故障诊断维修的准确性,在此编制了射流风机控制器的控制原理模型。个人认为空调不制冷,首先分为两个方向:空调电磁离合器及关断-无制冷制冷效果不好或空调压缩机与制冷制冷效果不好或无制冷故障基本上是制冷循环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制冷剂的损失上,压缩机及膨胀阀及蒸发罐污迹或风机及风管等控制部件故障。这些缺点很容易检查和判断,在这里就不做深入的解释了。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不关闭——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不关闭可进一步细分为以下两个方向:A:压缩机不关闭引起的压力不足(小于2bar)可分为第一类,即制冷循环问题。B: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因回路不拉——以下文字和图片主要描述了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的控制原理和吸力应提供的基本条件。电磁离合器的控制最终是由风扇控制器控制,所以我们只要输入和输出风机控制器信号深入研究,你可以冷静地处理压缩机电磁离合器控制和风扇控制相关的故障,提高维修效率和维修率。

轿车空调风扇和鼓风机风扇

当然不是一个东西啊,鼓风机是开着空调的室内空间汽车产生风扇的风量,说白了,就是打击司机或乘客,和空调风扇用于冷却压缩的雪,所以空调制冷效果更好。汽车通常至少有两个粉丝,多达四个,甚至多达五个

4、高大空间建筑气流组织的CFD模型实验与现场测试实验研究?

高大空间建筑气流组织的CFD模型实验与现场测试实验研究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

高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初投资昂贵,运行能耗巨大,因此在设计时有必要对设计方案、气流组织、热舒适性等加以模拟预测。本文以天津国际展览中心扩建工程B展厅为研究对象,对无回风管道的上送上回夏季空调系统现状的气流组织进行现场测试,并以实测数据作为边界条件,利用Fluent公司推出的专业软件Airpak2.1对其现有的空调系统气流组织、温度场和速度场以及热舒适性与气流组织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对两者分析比较,验证了CFD模型实验的准确性、切实可行性,指出利用现有的CFD软件模拟对高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节能与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功能合理、质量上乘、环境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此类空间多属于高大空间建筑。高大空间建筑的空调系统无论在初投资还是运行费用上都比较大,因此在方案的选择上要慎重,有必要在设计前对系统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和空调系统的节能。

本文以天津国际展览中心新馆B展厅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公司推出的Airpak2.1专业软件对其空调系统设计方案的气流组织和热舒适性进行了模拟研究,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验证了用CFD模型实验的正确性和切实可行性,所得结论为高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优化设计、预测气流组织和热舒适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1.研究对象概况

本文以天津国际展览中心扩建工程B展厅为研究对象,该展厅空调面积为5346m2 ,净长99米,宽54米,高18米(机房侧10高,有9米宽二层走廊)。采用全空气送风的空调系统;该展厅空调区独立,空调系统独立,防火分区独立。夏季负荷1290kW;新风量51000m3/h,排风量51000m3/h。夏季室内设计温度26℃,相对湿度65%。

目前展厅空调送风现状为上送上回全空间空调:送风量255000m3/h,回风量204000m3/h,3台空调机组,每台额定风量85000m3/h;设66个Φ630mm旋流送风口,每个作用面积9m×9m=81m2,风口距地面13米。新风与回风混合经表冷器处理后送入展厅。展厅不设回风管道,靠近空调机房的风管道竖井设有回风口,连接空调机组回风口。

2.现场测试

2.1 测试条件

测试时B展厅接近空负荷状态,展厅内只有一些人在打羽毛球、十几个工作人员和九个测试人员及协助测试人员。空调机组没有正常运行,送风速度相当小,送风温度很高,几乎没有冷量,几乎没有除湿。最恶劣的是展厅的门窗并没有关严,甚至室内相邻墙(防火墙)亦没有降落,相当于与其它展厅相通。尽管如此并不妨碍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2.1 测试内容

天津市国际展览中心新馆B展厅空调气流组织,即空调送风温度场和速度场,展厅围护结构各壁面温度、风口周围各离散点的风速、温度、室内温湿度、室外温湿度。

2.2 实验仪器与装置

实验中风速和空气温度分别采用热线式风速仪(测试范围:风速VL0.1~4.99m/s,VH5~50 m/s;温度0~99.9℃;测试精度:风速 ±2%FS,温度±1℃)、数字风速测量仪(测试范围:0.4~30.0 m/s;测试精度:0.1 m/s;)、多通道微风速仪(测试范围:风速0~1.0m/s和0~10.0m/s,温度0~50.0℃;测试精度:风速 ±(指示值的5% 0.1m/s),温度±1℃)测量。展厅围护结构的壁面温度用非接触温度计(测试精度:±1℃)测量。室内外的湿度采用阿斯曼干湿球温度计测量。

2.3 测试方案

展厅按照长(Z方向)、宽(X方向)、高(Y方向)建立坐标。

在此仅给出测试方案,与后面模拟研究有关的测试结果在下文中给出,其余众多数据不再赘述。

3.测试条件下的CFD模拟研究

3.1 模型建立

考虑到计算机内存和计算速度,减少生成网格的数目,节省运算时间,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对物理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边界条件按照实际测得数据设定,模型见图6。

展厅机房侧有长宽高9m×54m×10m的办公室和机房,用长宽高9m×54m×10m block代替不作为研究范围。回风口在环境压力、温度条件下回风。

人体负荷按轻劳动强度、环境温度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58W/人计算,人流密度0.8人/m2,群集系数按百货商店计算,取0.89,人体总散热为240838.272W。人体模型简化成33组长(X方向)宽(Z方向)高(Y方向)45m×0.4m×1.8m blocks,每组热量7298W,沿展厅长(Z方向)均布在地面,间隔为3米。

照明负荷按设计院提供的30W/m2,照明总负荷为174960W,简化成9组长(Z方向)宽(X方向)高(Y方向)108m×0.85m×0.2m的blocks,每组负荷为17820W,block设在13m高度处。

3.2 模拟计算结果

选取典型断面旋流风口中心断面和两旋流风口中间断面,以及典型坐标点输出模拟计算结果。限于篇幅,下面仅将可以与现场实测数据相比较的参数即温湿度在测试点处沿垂直高度输出,如图7~8所示。

3.3 结果分析

由图7和图8,从实验测试和CFD模拟计算与现场测试得到的温度、速度比较可以看出,CFD模拟计算结果和现场测试结果有一致的趋势和相当高的吻合度。需要说明一点,现场测试的最高高度为13米,即从地面到旋流风口的高度,而模拟是从地面到屋顶展厅的整体空间。从两参数的曲线图可以看出,现场测试的温度、速度值较CFD模拟计算值分散,其原因可能是在CFD模拟计算时旋流风口模型建立与实际旋流风口有差别以及实测中测试受到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模拟采用k-ε双方程模型,应用Airpak2.1专业CFD软件,从现场测试和模拟结果比较分析得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k-ε双方程模型应用在三维的高大空间是合理的,利用Airpak2.1专业CFD软件模拟高大空间建筑是切实可行和准确的。

4.设计条件下的CFD模拟研究

模型建立与前面基本相同只是边界条件设定由设计条件下负荷计算确定。

从图9中温度云图可以看到:展厅在旋流送风口13m以下的温度分布均匀,温度在25℃~26℃之间,而在13m即送风管道以上的温度在27℃以上,有的高达29℃。从图中等温线的稀疏稠密程度可以看出在2m~13m之间温度变化不大,高度在2m以内,特别是人体周围温度变化比较大,在墙体周围与13m以上温度等值线比较稠密,说明温度有一定梯度变化。

从图10中速度云图可以看到:除回风口风速高于0.8m/s外,13m以下展厅风速多集中在0.1m/s~0.2m/s,部分达到0.3m/s~0.4m/s;在送风管道13m以上风速几乎在0.1m/s以下。从速度等值线图可以看出:在13m以下等值线稀疏稠密均匀说明整体空间风速均匀并且变化幅度比较小。

图11曲线图更直观、定量地表明温度、风速、PMV、PPD在典型坐标点处沿垂直方向的变化情况。垂直高度最低温度在距地面10m~13m之间,接近旋流送风口出口处,温度低于26℃时,从地面到14m,最高温度29.4℃;垂直纵断面最高风速在距地面10m~12m之间,接近旋流送风口出口处,风速从出风口到地面逐渐衰减,在2m以内工作区风速小于0.3m/s,符合设计规范;垂直纵断面最低PMV在距地面10m~12m之间,接近旋流送风口出口处,PMV值与温度趋势是一一对应的,有很高的吻合度,并且工作区PMV指标值基本满足ISO7730对PPD指标的推荐值-0.5

1.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的高度吻合说明利用AIRPAK专业CFD软件模拟高大空间建筑的准确性。

2.设计条件下做的模拟计算结果与设计要求的吻合说明国展B展厅无回风管道的上送上回夏季空调系统能满足工作区舒适性要求,气流组织设计合理。

3.利用 Fluent公司推出的专业软件Airpak2.1模拟预测展览馆类高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模拟气流组织、评价热舒适等,分析研究证明此模拟分析方法是有效的,验证和指导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5、空调开启时设置成16度,会降温比设置26度更快吗?

我的认识如下:定速空调运行时压缩机的转速是恒定的,但风机的转速是可变的,风机的转速由设定温度和环境温度的温差决定,16度的温度设定和环境的温差比较大,所以风机会始终处于高速运转,蒸发器始终处于最大蒸发量。

这时应该制冷量也是最大的;如果温度设定为26度,和环境温度比较接近,风机转速下降,这时蒸发量也有所下降,同理实际制冷量也会减小,尽管压缩机转速不变,但高低压压差减小,压缩机工作电流也小了,实际功耗也小了,这种状态和制冷量是成比例的。

我的理解当否望商洽。我觉得你讲的是对的,实际上不管是26还是16度,两种状态下的变化的是风量,设定26摄氏度的时候,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得不充分,回气压力低,压缩机运行不满载,降低压缩机耗电功率。

就是节省了电费。。。至于16摄氏度的时候就是风量加大,蒸发充分系统运行正常,就不时省电了。。。两种情况下和压缩机的蒸发温度基本没什么变化.谢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达到了共识,其实不同的电器荷载特性差异很大。

而许多人都无法正确理解电器的标注功率(包括不少知道达人),把电器都看成是电阻性荷载,认为把标注功率乘以时间就是耗电量了,尤其是空调这种电感性荷载(变频空调应该是电容性荷载),空调的工况又非常复杂,实际耗电量千变万化。

的确,室外高温(35度以上)环境下,空调制冷效果(转换效率)将严重下降。甚至不制冷。 还有,设定温度16度喝6度的差别在于,停机间隔的时间不同,只要在工作,吹出的冷风量都是相同的。

正常,因为空调效果就是这样,达不到设定温度了。这跟空间大小和空调制冷效果有关。变化的是风机的风量还是变得时系统的蒸发温度,在这两种不同的设定室内温度时系统的制冷量应当是不变的。变化的是风量还是蒸发温度。(这里说的空调不时变频空调)

就降温速度而言,它是跟空调本身的频数有关系。大匹的降温更快。

无论是将空调冷却设置为16度还是26度,典型的固定频率空调器的内部出风口温度都与内部机器相同,而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却不相同。如果将同一区域,同一内部模型调整为26度,则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外部机器的压缩机和风扇将停止工作,当温度升高时外部机器的压缩机和风扇将再次开始工作,该循环将继续工作。

将室温保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变频空调略有不同。无论室温设置为30度,16度还是26度,外部设备都具有最大功率输出,出口温度相同,冷却速度相似,但是室温为28度,室温非常接近设定温度,如果没有功率输出,例如:外部设备可以输出百分之八十。如果此时间设置为16°,则为室外设备的百分之百的输出。如果太小,可能会影响出口温度。

空调的冷却不取决于要调节的低温温度,而是取决于空调本身的冷却能力,冷却能力越大,冷却速度越快。如果要将温度设置为高于2,这只是一个任务目标。不管您设置的角度如何,它都会一直工作到温度停止冷却为止。设置26度,设置16度。即使你无法达到16度,空调也始终会一直冷却。

所以说设置温度是空调最终会达到的一个温度,但并不是更快的达到指定温度,其跟使用的空调频数密不可分。

普通的定频空调在制冷的时候不管你设置16度还是26度,其内机的出风口温度实一样的,只是压缩机的工作时间长短不一样

会更快。16度制冷量也是最大的;如果温度设定为26度,和环境温度比较接近,风机转速下降,这时蒸发量也有所下降。

肯定是会的吧,26度温度降得比较慢,但是16度耗电高。